音乐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人物传 >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四章 高秀英和现代戏

时间:2006-07-01 22:58来源: 作者: 点击:




十四 高秀英和现代戏
 
    高秀英同志因为出道早,长期演传统戏,待到解放她已年近四十,因此演现代戏,必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在古装戏里,她化好粉妆,贴起水片,额头左右一绷,皱纹便很难看出,但在现代戏的化装中,则难以克服这种生理上所带来的衰老。
    再者,她是团内、剧种内的代表人物,演配角似乎不妥,可是现代题材的戏,以老旦作为主角的极少,从而便产生一个矛盾。
    但是,高秀英对这个问题,倒是能处之泰然,领导上叫她演她就演,至于演什么角色?是不是主演?她全不在意,只要能为人民服务就行。这种思想境界,她在“文革”前就是这样。
    高秀英在演现代戏上,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建立省团开始到大跃进以前。这期间,她只在《罗汉钱》中演过一次主角小飞蛾,其它如《小女婿》中的居委会主任,《两兄弟》中的大嫂,《三里湾》中的惹不起,《 209号》中的医生妻子等,都不是戏中的主要人物,但高秀英都认真地表演。例如《两兄弟》中的大嫂,是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物,在路上跌个跟头,她也要在地上抓把烂泥,不然,她仿佛吃了亏;连她弟媳妇家的一把草,也要偷。高秀英对导演说,她从没偷过人家东西,这种感情和动作,不知怎么体验和表演。导演就叫她到街上去观察小偷,可是她东跑西跑,总是看不见偷东西的。虽然这种体验方法并不正确,但她确实严肃对待,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当然,有时她也为自己演不到主要角色而苦恼。如在《三里湾》中她演的惹不起,论行当应归彩旦,几乎是她演戏以来从未接触过的行当。既然领导上决定让她演,她也没意见。问题是观众不满意,有的观众说:“我们花钱买票看高秀英,可倒好,她上来把芭蕉扇一拍,撒腿就跑!”
    观众这话的内涵是什么呢?是说高秀英的戏太少,不值得。当然,人物的戏多戏少,不决定于演员,在于剧情的需要,而由谁来扮演哪个剧中人,其权利在团领导或导演与艺委会。可是,观众不管这一套,他花钱买票,为的是看高秀英,只要高秀英的戏使他看得过瘾,他就说这个戏好,否则就坏。“文革”前,省扬经常到扬州一带农村演出,有的观众从不说省扬剧团来了,而是说:“高秀英的班子来了!”上了年纪的老观众则说:“筱秀英的班子来了!”因此,当高秀英听到观众骂山门的话,心里总不是个滋味,也无法向观众解释。
    这个阶段她在所演的现代戏中,都是扮演一些次要角色,所以谈不上取得什么大的成绩。如果要称道,也只能从演出态度方面来表彰。
    高秀英演现代戏的第二阶段是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到“文革”前,前后将近八年。那时省扬经常是分两个队在下边演出,华素琴和我在一个队,高秀英和孔凡中、蒋剑奎等在另一个队。有一天我们为了田头演出方便,临时编写了一个小演唱《三姐妹拜寿》,是说三个姐妹破除旧的传统习惯,不用大吃大喝、送寿礼等铺张浪费的方式为父亲拜寿,改为增产节约,送种子等等。这类题材同农村生活贴得很近,因而很受观众欢迎。这一消息传到高秀英那个队,他们也以孔、蒋为首,赶写了一个《夫妻双回门》,由高秀英演大妈,蒋剑奎演儿子,张瑞泉演媳妇。内容也是以移风易俗为主题,写新春佳节时,大妈一定要按旧的风俗,要小夫妻回婆家拜年。小两口定下一计,将房门反锁,然后由窗跳出,于大年初一下田劳动……。故事虽然也很简单,由于采用喜剧形式,演出效果也很好。特别是高秀英演的大妈,生活气息很浓,演得也很自然。高秀英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所有婚丧嫁娶的礼仪她都了解,特别是对扬州一带农村的习俗更加了如指掌,而且在解放前她自己也是一个旧礼教的维护者,所以她演得逼真,十分成功。
    在这个阶段,她还演过《结婚之前》中的二婶,《战士在故乡》中的母亲,但都是后来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顶上去的。
    一九六一年,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苏北盐城有个知青董加耕,是这方面的典型。于是省扬便以董的事迹编写了一个大型现代剧《耕耘记》。其中有个田大妈,是个公社书记,便是高秀英演的。后来这个戏被省京剧团移植,改名为《耕耘初记》,并于一九六三年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调演。
    高秀英演的最后一个现代戏,是“文革”后期由杨正吾编写的《野马追》。这是个小戏。《野马追》是一种中草药。杨正吾同志当时下放在江苏盱胎县。这个戏是他根据该县农村中发生的一件实事编写的。故事的大意是:一个走方郎中,用盐水制成假青霉素针剂,到处在农村骗人,二嫂之子发高烧不退,买了郎中的假针剂,注射后非但高烧不退,反而病情更加厉害。有一插队知青红梅,是赤脚医生,主张为二嫂之子服用“野马追”。二嫂开始不信,后经大妈做思想工作,同时红梅揭穿了郎中卖假药的罪行,二嫂才相信“野马追”,治好了儿子的病。
    这个戏演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观众在没看戏之前,实难弄清什么是“野马追”,购票时总是问个不停。后来把这一情况告诉了作者,遂政名为《青山红梅》,意在歌颂以红梅为代表的赤脚医生这个新鲜事物。这个戏在排演中有些唱段改得很好,特别是红梅为二嫂之子煎“野马追”时唱的一段“大开口”,由于加进了弦乐,旋律也非常流畅,后来在观众中很为流行。从八二年改编这个剧目起,这段唱逐渐被所有扬剧团普遍采用,成为保留唱段。
    高秀英在这个戏里演的大妈和《夫妻双回门》中的大妈不同,那个大妈是个从落后到转变的中间人物,而《青山红梅》中的大妈,是一位正面人物,是一位党的基层干部。由于高秀英平时对人就非常平易可亲,所以,她在戏中也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干部架子,尤其是对二嫂做思想工作的一段戏,演得很慈祥,是她继《夫妻双回门》之后,在现代戏的创造上又一个成功的范例。只是这两个戏都是小戏,情节比较简单,人物的刻画还不够丰满,又因是配角,所以,演员很难有太多的用武之地,与《鸿雁传书》大不一样。
一九六二年演出《耕耘记》,高秀英饰大妈、李明英饰田志耘、吴惠明饰田志耕。

(责任编辑:)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