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人物传 >

《扬剧生涯五十年》第八章 培养青年演出队

时间:2006-09-18 03:33来源: 作者: 点击:




 

八 培养青年演出队

 

    进入六十年代,华素琴在政治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还在1959年晋京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回宁以后,她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61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62年,获得省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出席了全省和全国的群英会;1964年,被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此时,她作为扬剧事业的成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想到她们这一代人都已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如果不赶快培养扬剧事业的接班人,扬剧怎能代代相传,不断发展?而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她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恰在这时,省扬剧团在1959年招进来的一批学员,已学满三年,迫切需要进行艺术实践,需要在上辈人的带领下,登上舞台。华素琴既着眼于团内现实的需要,又着眼于扬剧的未来。决定主动让台,让青年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尽快地成长起来。因此她向剧团领导主动提出。由她带领青年,到农村进行锻炼,上舞台进行实践。

    剧团领导也正准备让青年演员单独建队,给他们排练剧目。让他们到观众中去经受考验。华素琴的要求,与剧团工作的设想不谋而合,领导同意了她的要求,并指定由她担任青年演出队队长,由王万全担任党支部书记,王万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并建立了队委会,实行集体领导。为了使青年演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熟悉生活,接触劳动人民,为以后他们的艺术创作逐步积累创作素材,决定把青年演出队拉到邗江县虹桥进行锻炼。

    虹桥是长江边上的农村,离扬州市较远,她们分散住在农民家里,生活相当艰苦。一开始,有的同志怕脏怕苦,但逐渐适应了这种艰苦的生活。

    在农村,他们每天不但要练功、排戏、演出,还要参加劳动,帮助房东挑水、养猪,照顾房东家小孩,就象农村工作队一样,凡是需要他们做而他们能做的,都主动去做。时间长了,她们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农民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德,这对青年演员的成长,起了良好的作用。

    华素琴作为队长、带头人,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参加劳动的空隙,组织起来,带领他们在晒场上搁腿、踢腿、下腰、跑圆场、打虎跳,走身段,舞刀耍枪,苦练基本功,然后在田野里喊嗓子,练唱腔。她以身作则,自己带头练,指导青年练,循循善诱,不厌其烦,把自己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用自己的心血浇灌这批扬剧幼苗,使之不断茁壮成长。

    为了下农村后能及早进行演出,在下乡之前,青年们排演了大型现代戏《山花烂漫》。这是出反映农村生活的剧目,正适合她们在农村演出。她们除在虹桥为当地农民演出外,还到其他乡镇演出。为了组织好演出,华素琴亲自为青年打前站,到各乡镇联系。当时农村交通不方便,来往只能步行。华素琴徒步奔走于各乡镇间的田野小道上,有时为了赶时间,晚上也要摸黑赶路。到了演出点后,她顾不上休息,搭上台、装幕布、吊灯光,凡是后台的事,不问大小她都要管,从演员的化装、服装,到舞台上的布置,以至茶水供应,她什么都干,为了使演出顺利进行,她默默地奉献着。

    在虹桥过了一个月左右,他们转移到海边启东县境的解放军希土营房里,继续锻炼。

    部队的生活与农民的生活不同,营房也不是分散的农民家庭。这里过的是集体生活,纪律严明,生活的节奏也变得紧张起来。华素琴所以带青年们来到这边远的海边,就是为让他们更广泛地接触生活,了解生活,使他们在解放军的薰陶下,更能适应集体生活的要求,进行素质的锻炼。

    在希土营房,她们随解放军起居,在向解放军学习的同时,抓紧业务的培训,抓紧剧目的排练,不断组织演出。在这期间,华素琴给他们排演了一台大戏《红灯记》和一出独幕剧《风雷渡》。为了排好戏,华素琴奔波于城市农村,到上海、南京寻觅剧本,查阅有关资料,观摩兄弟剧团的演出,做了大量的导演案头工作。排练开始后,她既是导演又是老师,不但要把握全剧,而且几乎对每个角色都要一招一式一字一句示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根据角色的要求,逐个教戏。

    戏排好了,要演出。这必须有各部门的配合。布景、服装、道具等的制作,大量的采购、定制工作,琐碎的后勤事务,都要她亲自过问,她不但是这支青年演出队的队长,还是导演、教师和勤杂工。

    青年演出队除了为战士演出,也为农民演出。每到一地,首先召开座谈会,听取农民意见,在那里边演出边参加劳动。劳动间隙时间,组织小演唱,在广阔的田野上,到处响起了悠扬的歌声。

    演出是相当艰苦的。在海边的农村,没有剧场,更没有舞台,只能临时搭台。夜晚海边的风又大又猛,经常影响台上的表演。一天,戏正在上演,忽然一阵大风把幕布吹得老高,戏几乎无法继续下去。华素琴见此情况,急中生智,连忙用手拽住幕布,一下子躺到幕布边沿上,用全身的力气,顶住强风,其他同志也一起上前把幕布压实,使在台上的演员能不受大风干扰,顺利地把戏演完。

    这样经过了一年左右时间的学习、锻炼,这支青年演出队迅速成长起来,不论从思想上,作风上、业务上都得到了提高,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独立的组织演出。

    回到南京后,正值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训练班的师生来江苏省扬剧团实习,由教师叶露茜带队,十余名由全国各戏曲剧团选送的戏曲导演,组成了一个导演集体,选排了由粤剧移植过来的大型现代戏《山乡风云》,演员全部由省扬剧团青年演员担任。

    华素琴在《山乡风云》的排练过程中,她虽然不是导演,也不是演员,但所有排练的组织工作以及后勤工作,都落到了她这个青年演出队队长的肩上。她既要照顾好上海戏剧学院这批师生的起居生活,为她们安排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又参加她们的讨论;在青年队内部,既要安排好排练日程,又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进入排练后,她每天呆在排练场,在照顾各方面工作的同时,认真地、虚心地向这些老师们学习。忙里忙外,日夜不停。

    由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志对扬剧不太熟悉,华素琴在负责组织工作,后勤工作等许多庞杂琐碎的事务的同时,又担当起辅导任务。她不挂名,在创作班子里没有她的名字,她却比剧组其他同志付出了双倍的劳动。每天排练结束后,她根据导演的要求,排练的进度,找到演员,给他们做示范、补课,保证排练按时进行。

1964年在《耕耘序曲》中饰田嘉贞,吴惠明饰田志耕


(责任编辑:)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