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人物传 >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评介文章 日期:2006-07-01 23:01:37 点击:1696 好评:8

    附录 评介、自述高秀英表演艺术的文章 《三观扬剧一得》 戴不凡 (原载1959年第16期《戏剧报》) 有些戏的故事,殊难理喻。扬剧《鸿雁传书》,写王宝钏请鸿雁传书给征西的薛平贵,事情看来颇为荒唐。鸿雁何知,怎会听王宝钏的活,乖乖飞落地上?怎知西凉路径?又怎知薛平贵是何人?但是,看了江苏省扬剧团高秀英的表演,不由人不相信,王宝钏的血书,是由这只富有人性的孤雁带给薛平贵去了。 王宝钏一上场,我们就看见她不忘三击掌,宁可挑野菜,已经苦守寒窑十余年,是个贫不失志的妇人。落在此情此景中,她当然更渴望薛郎回来;而且也...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八章 高派传人 日期:2006-07-01 23:01:05 点击:2492 好评:19

    十八 高派传人 高秀英到一九八八年已从艺六十三年,在旧社会高派艺术即已形成,但那时她从未收一个徒弟。直到一九五八年,她才第一次收弟子,她就是现在早已为广大杨剧观众熟悉并爱戴的扬州市扬剧团的主要演员李开敏。 李开敏演唱的特点是既师承高派,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其实,这本来就是高秀英所期望的。那么李开敏对高派艺术有哪些发展呢?高秀英演唱的特点是高亢洪亮,吐字清楚,中气足,但李开敏的嗓子却不宜处处向高挑,于是她便在个别特别高音的地方,改往低处唱、另外,她在保持高派唱腔刚劲的同时,又做到了与柔相结合。李开敏今年已近五...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七章 退休后的高秀英 日期:2006-07-01 23:00:32 点击:770 好评:12

    十七 退休后的高秀英 一九八七年四月,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高秀英正式办理了退休,但她社会活动仍旧很多。她是扬剧艺术研究会会长,有什么活动,她要参加。省戏剧家协会有什么活动,她也要参加,因为她曾是省剧协副主席。八八年,文艺界搞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她是中级评委会委员,又要参加许多会议。外省有时举行活动,只要与扬剧有关的,都会请她出席,因为她是整个扬剧界公认的代表人物。例如去年春天,上海发起的两省(安徽、江苏)一市(上海)的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从初试到复赛、决赛,前后历时几个月,她都不辞辛劳地赶到上海去指导。 ...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六章 人虽暮年 壮心不已 日期:2006-07-01 23:00:01 点击:1242 好评:12

    十六 人虽暮年 壮心不已 高秀英今年七十七岁,十三年前已六十五,作为一个女演员,早就应该退出艺术舞台了,但她人虽暮年,壮心不已,一直还在发挥余热。 时刻为观众 高秀英并不晓得什么观众学,也不晓得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的理论,但她在舞台上和生活中深信演员离开了观众,艺术生命必然窒息与枯竭,所以,六十年来,她总是时刻与观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前面我曾介绍过五、六十年代上山下乡演出时,不管路过哪里,只要观众希望她唱一段,她总是有求必应。戏演完了,观众潮水般地拥向台上,要一睹她的芳容,她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满足观众的要求,...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五章 牛棚生活 日期:2006-07-01 22:59:29 点击:734 好评:6

    十五 牛棚生活 一九六七年的元宵节,高秀英一家正兴致勃勃地打算吃过元宵就去夫子庙看灯的当儿,突然闯进来十多个“造反”小将抄家,什么子女幼时戴的银镯、银锁片,什么牡丹烟、现金、照片、奖状、全国人大代表证、以前入党时写的申请报告底稿等等,都被他们拿的拿,撕的撕,然后叫高秀英打起背包,押送到团里,打入“牛棚”。当然,这里说的“牛棚”与高秀英小时候做放牛娃住的牛棚是两码事,而是属于政治范畴的“牛鬼蛇神”居住的地方。 省扬剧团在省属剧团中“造反”最早。一九六六年六月九日,“造反”小将就跳上饭堂的桌子,喊出“打倒党支...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四章 高秀英和现代戏 日期:2006-07-01 22:58:54 点击:828 好评:8

    十四 高秀英和现代戏 高秀英同志因为出道早,长期演传统戏,待到解放她已年近四十,因此演现代戏,必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在古装戏里,她化好粉妆,贴起水片,额头左右一绷,皱纹便很难看出,但在现代戏的化装中,则难以克服这种生理上所带来的衰老。 再者,她是团内、剧种内的代表人物,演配角似乎不妥,可是现代题材的戏,以老旦作为主角的极少,从而便产生一个矛盾。 但是,高秀英对这个问题,倒是能处之泰然,领导上叫她演她就演,至于演什么角色?是不是主演?她全不在意,只要能为人民服务就行。这种思想境界,她在“文革”前就是这样。 ...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三章 《百岁挂帅》又立新功 日期:2006-07-01 22:58:10 点击:3069 好评:6

    十三 《百岁挂帅》又立新功 一九五八年,省扬剧团演出了《百岁挂帅》。 这个题材是我听扬州扬剧老艺人周荣根介绍的。原名《十二寡妇征西》。改编后的《百岁挂帅》是从三关主帅杨宗保被西夏王文射死开始,而且是把这一情节作为幕后交代的。戏一开幕就是焦廷贵(焦赞之子)、孟定国(孟良之子)回京报丧。时值天波府正在为宗保五十寿辰,张灯结彩,大摆华宴。郡主念太君年已百岁,怎能承受得起如此沉重打击,决定暂不上禀。 谁知酒过三巡,焦廷贵不慎吐露真情,众家儿媳、孙媳都在为太君的身体提把冷汗。可是太君毕竟是一生戎马,身经百战,不但没...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二章 再次夺魁后的风波 日期:2006-07-01 22:57:34 点击:1441 好评:12

    十二 再次夺魁后的风波 经过华东会演,高秀英在省扬剧团乃至整个扬剧界,有了一定的地位,成了剧种的代表人物。除了政治上、艺术上得到应有的地位以外,工资待遇也得到了调整,由原来的每月85元上升为120元,居首位。因此,一九五七年江苏举行首届戏曲会演,她的参赛剧目,必然被剧团列为重点考虑对象之一。 当时,团内原编剧人员,因种种原因,相继调离,我则刚调进不久,但那时我工作的重点在导不在编,加之我对团内、对演员各方面的情况都不熟悉,所以团部研究再三,还是请原在团里搞编剧的石朱鸿同志和我一起,根据老艺人林玉兰提供的幕...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一章 《鸿雁传书》的艺术创造 日期:2006-07-01 22:56:50 点击:3105 好评:12

    十一 《鸿雁传书》的艺术创造 《鸿雁传书》是扬剧首创,但却不是扬剧传统,而是京剧《征东全传》中《赶三关》一折里的一个情节,即在薛平贵口中提起过鸿雁捎书的事。二、三十年代,扬剧刚从农村走向城市,变业余为专业,为了适应城市,特别象上海那样的大城市观众的需要,就从那个时代起,扬剧大量移植改编京戏。剧目如此,音乐也如此。现在扬剧通用的锣鼓经,基本上全是京剧的。《王宝钏》这个剧目就是那个年代演京剧移植为扬剧的。当时扬剧移植这些剧目,并不是象今天这样,首先把剧本移植过来,然后再根据扬剧的语言和音韵加以改编,而是由说戏...

  • [人物传] 《扬剧名旦高秀英》第十章 红星照亮高秀英 日期:2006-07-01 22:56:17 点击:912 好评:14

    十 红星照亮高秀英 一九五六年在南京:金运贵、筱玉香、张玉莲、高秀英、林玉英 一九五四年,江苏建省后首次召开人代会。按规定文艺界要产生一些代表,经省里领导研究,确定在扬剧界产生一名代表。 省扬剧团是扬剧界的老大哥,自然这名代表要出在省扬。可当时高秀英的位置已屈居第二,连团里排演的重点戏都轮不到她,省人民代表那么光荣的头衔,更不会落在她的头上,所以,她对这件事想也不想,问也不问。 可是当时主持省委宣传部的部长俞铭璜同志,负责省文化局工作的钱静人同志,都力主人民代表一定要代表人民,要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为广...

推荐内容